栏目导航
小零件撬动大产业 “见微知著”的故事在深圳坪山具象化了 “冠军”成长纪⑥
发表时间: 2025-02-06 20:04:33 来源:行业资讯
从小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均离不开电能。但发电厂输出的交流电,会导致电机无法维持单一方向转动。此时,电机内的核心部件换向器(整流子)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让电机持续运转。随着电机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换向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电机在工业、交通以及日常生活中属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其下游涉及诸多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对整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经过多年发展,国产换向器已经从最初的跟随者成长为如今的全球行业龙头,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掌握着换向器约16%的全球市占率,产销量位列全球第一,并且凭借这一产品获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上世纪末,微特电机换向器行业由德、日企业垄断,国内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工业崛起,国产换向器凭品质与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凯中精密于此背景诞生,敏锐捕捉进口替代商机及汽车领域高门槛与国际大客户合作模式。
二十年后,凯中精密已蜕变为行业领先的科创型精密制造上市企业,为数十家全球 500 强客户提供核心部件一体化方案。
产品从单一换向器拓展至新能源汽车三电精密组件、通讯消费产品等,畅销海内外,持续获国内外一线 客户新项目定点。
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产业强区,坪山从始至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今年前三季度,坪山区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约20%,其中更是拥有全球首个达成千万销量的比亚迪,在其总装车间内,几排机械臂挥舞长臂加码生产,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从产线上完成制造。强大的汽车产业基础汇聚了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和研发上下游企业。也由此发展处全市唯一兼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功能的行政区。
在各类资源的推动下,坪山已开始协同区内整车制造企业发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下半场,而随着这一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也对上游的零部件厂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与需求量,区内慢慢的变多的汽车上下游企业受益于这一机遇,纷纷驶入快车道,2023年,坪山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规上企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走进凯中精密坪山总部大楼,最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地莫过于企业对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的高度整合和全产业链配套。凯中精密与行业领先客户同步研发,多年来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掌握精密冲压技术、精密塑料成型技术、光纤激光焊接技术、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智能装备、自动检验测试和验证等核心技术,配置了行业顶尖的模具加工和检测设备,凭借研发、技术、质量体系、客户服务等优势,多次获得世界级顶级客户认可。
对全生产流程高度整合配套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满足众多客户的定制化开发需求,也能确定保证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稳定交付,凯中精密每年研发投入上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4%,这些“硬核”科学技术实力,修建了一条“工业护城河”,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
“我们的换向器日产量能够达到300多万只,有可能可以供7万台车使用”凯中精密副总经理汪成斌表示。这一背后也是呈现着坪山近年来强大制造业实力的缩影。近年来坪山区制造业发展迅猛,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破千亿元,已形成“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五千亿元,增长34.2%。
“我们是从13年决定搬迁到坪山,14年开始在坪山租赁厂房生产,18年园区正式建成投产,当时我们仍旧是在深圳的宝安,大约跨越了70公里的距离”汪成斌在说到与坪山结缘时提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原有的租用厂房已不足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就近考察了附近的多家场地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深圳另一端的坪山,坪山不仅拥有丰富的产业空间,产业配套也下足了功夫,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一场跨越一座城市的产业“大转移”。
产业空间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之基,而坪山是全市产业空间储备最大、集中连片区域最多的城区之一。近年来,坪山通过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全方位和全周期服务落地一批符合“三生融合”“三创结合”“三个平衡”要求的优质产业空间,为公司可以提供“宜产、宜居、宜业”的创新型产业园,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产城人”深层次地融合,打造令人向往的现代品质城区。
在凯中精密1楼的展示大厅内,陈列着各种写有“优秀供应商”奖杯或奖状,凑近观察其无不来自于BOSCH、Brose、DENSO、Valeo、MABUCHI MOTOR、Nidec等世界知名的厂商,正于其获认可产品共同摆放在一起,共同组成一张坪山向世界递出的名为“坪山制造”的名片。